簡單的介紹你&「第一站手作飲品」
大家好,我是「第一站手作飲品」的創辦人鍾孟宗,大家都習慣叫我小鍾或鍾哥。從 2010 年創立品牌到現在,我們已經走過了十六個年頭。
第一站手作飲品的誕生,源自一個簡單卻堅定的理念:「用天然原料與真誠手作,打造讓人喝得安心、喝得開心的飲品。」
我們的飲品主打「低負擔、真食材」,堅持不使用濃縮汁、不用香精,使用綠豆薏仁紅豆、與茶飲做組合,讓中華食療文化也能在生活中隨時呈現,也讓這一杯飲品都擁有溫度與靈魂。
我們的客群主要集中在 25 至 60歲之間的女性與家庭族群,尤其受到注重健康、講求品質與品味的族群喜愛。無論是上班族午休、媽媽接小孩後的小確幸。
品牌名稱「第一站」不只是一杯飲料的起點,更是一段旅程的開始。我們希望每位客人從踏進店裡的那一刻開始,就感受到被照顧、被理解的心意。
目前我們每月平均營業額約為 110 萬元,在穩定中成長,也陸續推出多樣的罐裝飲品與季節產品,希望未來讓更多人,能知道「第一站手作飲品」。

是什麼契機讓你開始創業?
其實我年輕時就在餐飲業工作,雖然不是念相關科系,但那段經驗讓我看見餐飲可以更多組合。
為什麼選擇手搖飲?因為在台灣,它幾乎是每個人生活中的日常,一杯飲料,有時就是一種安慰、一種陪伴。但我也注意到,市面上很多飲品為了效率與成本,漸漸失去了手作的溫度,甚至讓人喝得心裡不踏實。
我想做的,不只是茶飲,更是能結合文化與身體需求的飲品。
我從中華文化中找靈感,把「薏仁、紅豆、綠豆」這些本來就具有食療概念的傳統食材,變成飲品配料。它們就像中藥與食品之間的橋樑,不僅養生、清爽、低負擔,也很適合現代人需要的「輕飲食」。
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天然穀物搭配手作茶飲,創造一種新的飲品方向:既好喝,又能照顧身體。這不只是創新,更是把「甜品」這個概念重新定義,讓它回到生活與文化的原點。
對我來說,讓人喝得安心、喝得有感。我希望「第一站手作飲品」能成為那個讓人願意一喝再喝、不用擔心添加、無負擔的選擇。

創業初期做了什麼?籌備多少時間、資金?
當時我們是先發想出產品的方向,再去找原料和供應商,主要是透過熟識的長輩或前輩介紹。
產品試做階段,口味的調整基本上是根據我們對市場的認知與個人喜好來做的,也常常是我和太太一起討論、反覆試驗,後續在實際販售時再根據顧客回饋做微調。
我們原本設定的飲品類產品偏向健康取向,因此在尋找店面時,主要鎖定地區消費能力較佳的學區和住宅區,租金方面則沒有設定太多限制。
我們認為好的地點多少也需要一些緣分,並沒有特別強求什麼。當初先確立了產品組合的方向,經過大約一年的等待,終於遇到一個合適的契機,從產品開發到店面開幕,大約花了半年時間才真正落地開始營業。
初期投入資金約為60萬元,主要花費在設備與裝潢上。我們當時採取比較節省的方式創業,等到營運上了軌道、開始有盈餘後,才逐步添購更多設備。
由於這也不是我們第一次創業,所以在過程中並不覺得特別辛苦,而是覺得每一個步驟、每一件事都讓人印象深刻,彷彿每一步都在學習與累積。

如何正式營運的?怎麼賣出第一杯飲品?
決定開幕的日期還是用比較傳統的看農民曆找算命的去看開幕時間。
剛開始營運的時候,我們辦了一個買一送一的開幕活動。現在回頭看,覺得當時的活動設計其實並不是最理想的策略。雖然從早排到晚,看起來很熱鬧,但實際上並沒有帶來實質的收益。多數來購買的顧客其實只是因為價格便宜,回購率很低。
更大的問題是,我們當時一開幕就直接辦促銷活動,卻忽略了產品和流程還沒有經過完整的市場測試,結果導致品質不夠穩定,也影響到初期的品牌口碑。這是一個滿重要的教訓。
如果重新來過,我一定會選擇先做試營運,等到確認產品的定位與品質都穩定之後,再規劃促銷活動。這樣不只更能吸引真正喜歡我們產品的顧客,也比較容易建立長期的回購關係。
至於價格設定,我們主要是參考市場上同類型產品的普遍價格來訂價。有些品項則會刻意定得稍微便宜一點,當作吸引顧客上門的方式。那時候我們對網路行銷其實還不太熟悉,所以一開始的曝光方式比較傳統,主要還是靠地推發 DM 傳單、或者讓人試吃產品,希望能讓更多人直接體驗我們的用心。

怎麼行銷你的品牌?
我們一開始開幕時,主要還是以發傳單和產品試吃為主,希望能透過面對面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我們的產品。後來才慢慢開始接觸網路行銷,最早是從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開始,慢慢學著怎麼在網路上曝光。
現在的行銷方式已經轉向全平台操作,並且以影片作為主要的內容形式。實際經驗也讓我們發現,影片的轉化效果確實比較明顯。過去也曾經請過行銷公司幫忙做品牌曝光,但後來發現,如果曝光的方向或平台選擇不對,基本上效果非常有限。那次經驗算是我們轉化效果最差的一次,也因此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自己來操作比較能掌握方向。
於是,我們便開始自己動手學習,自己拍攝影片、製作內容,也比較能抓到品牌的核心主軸。隨著時間累積,我們在影片內容的呈現方式上也做了不少調整,品牌的整體定位也因此更加清晰。
這過程中,我們也重新思考了產品的定價策略,做了一些價格上的微調。調整之後,整體的曝光成效和轉化率都有明顯的提升,讓我們更有信心繼續走下去。

您自從創業以來營運的情形如何?
在創業初期,營運上其實成長是非常緩慢的。那時候的心態其實很單純,就是「先撐下去再說」。真正的轉捩點,是我們開始接觸網路、學會如何做網路行銷和品牌曝光之後,才開始明顯看到業績的提升,也比較能穩定地累積客源。
目前我們的毛利率大約落在 6 到 7 成之間,每個月的營業額大約在 100 萬左右。比較特別的是,我們所有的廣告素材都是自己拍攝、自己製作的,所以在廣告上的成本主要就是我們投入的時間與心力。我們也自己操作行銷投放,透過不斷的學習與調整,去優化整體的曝光策略。
此外,我們也重新設計了菜單,把原本的產品結構與呈現方式做了整理與調整。這樣的調整讓我們的業績有了非常明顯的成長,甚至翻了兩到三倍,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,也讓我們更確信穩紮穩打地走網路行銷這條路,是對的方向。

未來有什麼預期?
對於未來的規劃,我們其實不會特別設限。無論是加盟、合作,或是拓展更多據點,我們都抱持開放的態度。只要遇到合適的夥伴、對的時間點,一切都有可能發生。
目前除了飲料本業之外,我們也有投資一間麵館,營運狀況相當穩定。接下來也在規劃發展一些新的產品線,比如辣椒相關的品牌,或者其他餐飲品項。我們相信,在餐飲這個領域裡,不只是飲料,還有很多具有潛力的商品,未來都有合作與發展的空間。

如果我也想開一家手搖飲品牌,但沒經驗,該怎麼做?
如果有人想創業,我第一個建議會是:先去飲料店打工看看,實際體驗一下現場的工作流程和營運模式。這樣才能更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個行業,也能累積一些實務經驗。
在確定要創業之前,也要好好思考幾個問題:這個市場還有沒有切入的機會?你能不能做出與眾不同的差異化?你推出的產品有沒有競爭力?最重要的是,如果失敗了,你是否有能力承擔這筆投入的損失?
這些都想清楚之後,再來做創業的決定會更踏實。我認為,創業失敗其實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從來沒有踏出第一步,或是不敢正視、承擔失敗的結果。只要勇敢去試、從經驗中學習,每一步都會是寶貴的累積。

會想和剛創業的你說什麼?
我當初如果知道網路行銷商業模式商業思維就好了。
創業的路就是不斷地解決問題面對問題,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不斷地學習跟成長才能面對市場,才能好好的活在市場。
有沒有在徵任何人才?
我們目前正在尋找合作夥伴。
如果你對餐飲和創業充滿熱情,認同我們的理念,也願意一起投入、一起成長,歡迎主動聯繫我們。
可以在哪裡聯絡你?
第一站手作飲品 Facebook 粉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