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許書林 三哥

他們兄妹倆用30萬,創辦了現在的「小三美日」

啟動成本
NT $30萬
年營收
是否盈利?
NT $20億

簡單介紹你和「小三美日」

我叫許書林,大家也叫我三哥,是小三美日的共同創辦人。

2006年我與妹妹共同創立「小三美日」,從 Yahoo拍賣 起家,逐步發展出涵蓋線上電商、實體通路、自有品牌、團購與直播等多元通路的全方位美妝平台。我們主打「最新、最齊、最平價」的日韓歐美美妝與生活用品選品,讓消費者用親民的價格,享受高品質商品。

公司現有員工數約 200 人,擁有超過 60,000 個 SKU,年營收約新台幣20億元。除了線上電商外,我們也經營實體門市,並在2023年6月正式整合物流與販賣部門,在彰化鹿港打造台灣最大的美妝批發倉庫。這座倉庫每日人流高達 4,000~6,000人次,不僅是我們品牌的重要實體據點,也吸引像 蔡阿嘎 等知名網紅前來拍片介紹,為我們帶來大量流量與討論度。

我們的倉儲物流系統也不斷升級,目前自建倉儲空間高達10,000平方公尺,配合自有電商網站(70%銷售)、線下門市(30%)、APP、團購直播等平台,建構起完整的 O2O(Online-to-Offline 線上線下整合)新零售模式。

此外,我們的社群影響力也居全台美妝電商之冠,包含:

.LINE好友人數:約1800萬人
.Facebook粉絲:
將近450萬
.官網會員:
350萬
.APP會員:
208萬
.IG與團購社群:
超過10萬

2024年我也開始經營自媒體帳號「小三美日創辦人三哥」,目前 Instagram追蹤數已突破11萬人,TikTok也有約7萬人次追蹤,成功透過短影音與直播導入話題、流量與銷售。

「小三美日」創辦人 許書林 三哥

是什麼契機讓你開始創業?

我是讀東海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畢業的,說實話,跟美妝這個產業一開始八竿子打不著。2005年退伍那年,我正煩惱未來該往哪走,剛好我妹妹在美國念書,她很敏銳地發現一件事:「美國很多開架保養品、化妝品在當地賣的價格,竟然比台灣便宜一半以上。」於是她開始幫朋友代購,回台後,我們就一起合夥,把這個小小的「代購副業」變成了正式的事業,開啟了「小三美日」的第一頁。

2006年,我們用30萬台幣作為創業基金,在 Yahoo! 拍賣 開店。我們的想法很簡單,就是「把好東西用合理價格賣給台灣女生」,但這件事聽起來簡單,做起來卻很不容易。我們每天都在看論壇、研究部落格文章、觀察日韓流行趨勢,尋找最有潛力的熱門商品。那時候根本沒錢請人寫文案、做設計、拍照,全都自己來,甚至有一陣子,我還要自己開車去載貨、送貨。

為什麼選擇從美妝切入?

因為這是一個即使微利也有高周轉率的產業,而且消費者反饋很快,流行趨勢也夠敏銳。只要掌握到熱銷商品,就能迅速放大。而且美妝是能夠「讓人變得更好」的產業,對消費者來說有情緒價值。我們從代購開始,一步一步累積信任與聲量。

那時候其實也沒想過要創業多大,沒想那麼多。我只覺得,既然現在還年輕、有熱情,就先衝看看。

當初創辦「小三美日」做了什麼?籌備多少時間、資金?

這筆創業金完全是自掏腰包,沒有外部投資者或創投幫忙。妹妹是從美國回來,我剛退伍,兩個人都是身上沒多少積蓄,但就是一點一滴存的,加上跟家人借了一點。當時我們沒有豪華的辦公室,就擠在一間小套房裡面當辦公空間兼倉庫,白天處理訂單、晚上包貨出貨,週末自己開車去黑貓宅急便送件

啟動資金中,有一半用來進第一批貨,主要是熱銷的開架保養品和化妝水;另一半則用來做簡單包材、設備、平台費用和營運週轉金。我們不敢一次囤太多,只能小批量進、快速測試,賣得好再補貨。這個「快速試錯」的節奏,也一直延續到今天,變成了我們選品的核心策略。

最一開始我們的商品來源,其實就是妹妹自己在美國超市、藥妝店挖寶,從 CVSWalmartTarget 一罐一罐買來,後來變成從當地代理商或倉儲批發進貨。等到規模拉大,我們就開始飛到日韓親自找貨,看展覽、走街拍照、觀察消費者在逛什麼、買什麼。這個習慣延續到現在,我自己每年至少還是會出國一兩趟選品,讓自己對市場保持敏銳度。

那時候我們還沒開發自有品牌,都是以代理、選品為主。直到幾年後才開始慢慢做出自己的品牌線,像 JIUJIU 口罩sweet touch 髮品 等等。

「小三美日」官方網站

品牌是怎麼成長的?有哪些關鍵轉折點?

1. 第一筆訂單

我們的第一筆訂單印象非常深,那時是在 Yahoo! 拍賣開設的第一週,妹妹貼了幾張照片,我們還加上一段很誠懇的商品說明,當時根本沒有廣告預算,也不懂什麼 SEO、關鍵字,只是希望用「實在」吸引人。沒想到真的有位台中女大學生下單買了三樣保養品,訂單跳出來的那一刻,我們兩個在套房裡開心到跳起來!

這筆訂單給我們很大的信心,也讓我們意識到:「原來,我們也能創造價值。」

2. 系統化經營,迎來第一波快速成長(2008–2010)

之後我們就開始更系統地經營拍賣,每天觀察熱搜品項,根據 PTT、部落格趨勢來選品。
2008~2010連續三年,我們拿下 Yahoo! 拍賣「美妝賣家三冠王」,成為最多成交與最高評價的商家之一。這段時間,算是我們最初的第一個成長波段。

那時候我們的策略是:「只要有平台開放商家進駐,我們就進去。」

2009年我們陸續進駐 PChome 商店街、Yahoo 超級商城,這些平台帶來大量新客,也讓我們開始體驗到規模化的銷售與物流壓力。

最初期的收費方式就是「低毛利、高周轉」,平均毛利只有 20~25%,但勝在跑得快、回購率高。每一筆利潤我們幾乎都投入回去,拿來補庫存、添購包材、升級網站、請第一位員工。

平台成長後,讓我們在2011年開出第一間實體門市——逢甲店,也才有了實體佈局雛形。

3. 從「代購」到「經營品牌」的心態轉念

2009 年,我們第一次登上 Yahoo! 拍賣美妝排行榜第一名。說實話,當下其實並沒有太多驕傲的感覺,反而第一時間想的是:「下一批貨要去哪裡採?要怎麼更快上架?」但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,我們開始有了更長遠的思考:與其說我們是「拍賣賣家」,不如說我們應該好好打造一個「品牌」。

我們開始建立品牌的聲音與形象,培養客服團隊,規劃會員制度,並針對供應鏈做優化。這段時間,我們也開始經營 Facebook 粉絲團(2010),後來更進一步經營 LINE 官方帳號(2015),試著在每個能接觸顧客的平台,穩穩地累積信任與連結。

4. 決定自建「小三美日」官網(2012)

這是我們內部爭論最久、但最後也最正確的一步。那時候我們在平台上業績雖好,但始終被抽成、被限制資料擁有權,而且無法掌握客戶數據與體驗流程。

我跟妹妹討論了很久,最終決定投入資源打造我們的 自有網站,而且是從後台到前台全自建。我們要的不只是銷售管道,而是一個能說品牌故事的平台。自從官網上線後,會員累積速度明顯提升,客戶回購率也從原本 20% 提升到 40%。這一步正式奠定「小三美日」從「賣東西」變成「有靈魂、有價值觀的品牌」。

5. 打造實體批發倉庫(2023)

2023年,我們整合鹿港物流與銷售部門,打造全台最大的美妝批發倉,這個倉庫每天平均吸引4000到6000人次人流,不僅提升出貨效率,也讓我們的實體體驗場域變成話題熱點。

6. 培養關鍵人才、學習分析數據

第一個是人才,我們一路以來,從拍照、文案、客服、工程、採購、行銷,到短影音企劃,幾乎都是自己內部養。我不怕慢,但我怕用錯人。對我來說,找到一群願意跟你並肩作戰、相信願景的夥伴,找到對的人,比任何金主、技術、資源都來得更重要。

第二個關鍵資源,是「數據」。我們從很早就開始建自己的會員系統、數據倉儲,根據購買行為、地區、時間做推薦與選品策略。這些都讓我們在每一次轉型、危機中,可以更精準、更快速做出反應。

「小三美日」批發倉庫

創業以來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

1. 從零開始,什麼都得自己來

當時最大挑戰就是什麼都要自己來,而且什麼都不懂。舉例來說:

有一次我們某個熱銷商品爆單,結果因為庫存沒控好,延誤出貨,客人怒留言一堆,當時真的壓力爆炸。但我們沒逃避,馬上親自打電話道歉、補寄贈品、甚至有時候我自己騎車送貨。那時候我們的「誠意」撐起了很多顧客關係,也讓品牌慢慢有了信任感。

最早就是用 Yahoo! 拍賣平台,商品頁靠 HTML 硬刻排版、照片用家用相機拍、圖片編輯用最陽春的 Photoshop。後來才慢慢導入一些 Excel 整合、架設官網的基本程式。一直到現在,我們還是堅持技術自主:不靠 Shopify、不用外部系統,我們有自己的內部工程團隊,系統、CRM、物流、會員模組全部自己開發,這樣才能根據需求快速調整,也讓我們對數據的掌握更精準。

2. 疫情

疫情期間對所有品牌都是一場考驗。我們沒有選擇保守應對,而是主動推出「門市團購」、自有品牌口罩「親親 JIUJIU」,同時協助彰化在地農民將蔬果、加工品、冷凍食品上架販售。這樣的做法不只穩定了業績,更讓我們拉近與顧客的距離,也逐步建立「生活品味平台」的角色,而不只是美妝電商。

3. 因應消費者行為變化

現在的消費者行為早已改變,從「人主動找貨」,轉為「讓商品主動找人」。尤其年輕族群不再習慣搜尋資訊,也越來越不看靜態圖文,他們更關心的是「誰在用」、「看起來有趣嗎」。

面對這樣的變化,我們從平台電商進一步轉型為「內容電商」與「人格電商」:透過創辦人短影音的日常分享、KOL 的自然推薦、社群的持續互動,讓品牌變得更「可親近」、更有情感連結,也在信任、回購與推薦上創造更多可能性。

「小三美日」批發倉庫門口

「小三美日」的行銷策略?

早期我們靠的是 Yahoo! 拍賣的自然流量與消費者口碑,一開始沒有錢買廣告,只能靠真誠的客服、實在的價格與快速的回應,慢慢累積信任。那時的行銷就是「人跟人說話」。

後來品牌成長,我們進入平台電商,開始經營 Facebook 粉絲團、LINE 官方帳號。到了現在,我們正式進入內容行銷與社群驅動的階段,重點轉向「信任關係建立」、「社群互動」與「短影音傳播」。以下是我們行銷上重要的策略:

1. LINE 生態系的深度運用

目前我們的 LINE 好友人數已突破 1,800 萬人,透過日常推播優惠、新品預告、來店禮等內容,有效地把流量導回門市與官網。線上線下的會員系統也已整合,VIP/VVIP 客戶能收到專屬通知與神祕優惠券,回購率持續上升。

我們也在門市導入 LINE Beacon 技術,只要消費者接近店鋪,手機就會自動接收到優惠訊息,無需打開任何 App,轉換率比過去提升不少。此外,透過 LINE Points 任務牆,我們設計消費任務與獎勵活動,最高曾帶來三至四倍的轉換成效。另一項深具擴散力的是我們每年推出的 3 至 4 檔 LINE 企業貼圖,透過趣味貼圖結合折價券與導購連結,讓品牌形象自然地融入消費者日常對話中。

2. 短影音行銷與個人自媒體經營

2024年我自己開始經營「三哥」的 Instagram 和 TikTok,自媒體追蹤數已破十萬。我會親自拍影片介紹鹿港批發倉、美妝新品、品牌背後的故事與趣味梗圖,這些影片常常一支就破百萬瀏覽,直接帶動來店與銷售轉換。

3. 內容+時事+節慶整合推播:

比如世界地球日,我們會推出環保商品推薦並串接公益行動;開學季則推出學生外宿組合推薦;現在夏天暑假旅遊季,因為政府也有規定不提供一次性商品,所以我們就是整理出一次性的日拋內褲、日拋毛巾系列組合。這些內容不是單純賣東西,而是有共感、有話題性,也讓消費者更願意分享與參與。

4. 最成功&最失敗的行銷經驗?

我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疫情期間我們與知名時裝品牌聯名推出限量口罩,在 LINE TODAY 焦點大看板曝光後,一舉創下3~4倍轉換率成長。那場活動告訴我們:品牌力 × 平台力 × 行銷力=爆發力

當然,也曾經試過只做大幅折扣卻沒搭配內容故事,結果轉單很冷淡,這讓我更確信:「沒有情感連結,再大的折扣都只是數字。」

「小三美日」Line 私群

創業以來營運的情形如何?

小三美日從創業以來穩健成長,2024 年營收約在20億。團隊規模也隨之擴大,目前已有約 200 位員工共同投入營運與開發工作。我們的平台上商品數量(SKU)已突破 60,000 件,成為台灣美妝保養類別最齊全的垂直型電商之一。為了提升物流效率,我們也自建了超過 10,000 平方公尺的倉儲空間,打造出穩定且快速的出貨系統。

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仍以平價美妝產品為核心,但同時也積極發展自有品牌,強化產品差異化與毛利結構。目前旗下共擁有 9 個自有品牌,包括 JIUJIU 時尚口罩、Sweet Touch 髮品與彩妝系列、配件與零食等多元品項,自有品牌已逐步成為推動營收與品牌力的重要支柱。

通路布局方面,我們採取線上與線下同步推進的策略。線上部分涵蓋自營電商平台、蝦皮、MOMO、博客來、直播與團購等多元管道;線下則結合自營門市、康是美、7-11 及百貨專櫃等實體據點,拓展消費者接觸面,打造 OMO(Online Merge Offline)的完整零售體驗。

除了台灣市場,我們也早早展開海外佈局。自 2016 年成立海外事業部以來,我們積極拓展跨境電商市場,將台灣品牌推向中國與日本,並針對當地文化偏好進行產品調整與設計。例如在日本市場,我們特別推出符合當地審美與臉型輪廓的印花口罩,成功打開品牌知名度,展現台灣製造與設計的靈活優勢。

透過商品力、品牌力與通路力的多方整合,我們一步步將小三美日從單一平台型電商,發展成為具備產品研發力、供應鏈能力與區域拓展策略的全方位美妝生活品牌平台。

「小三美日」批發倉庫實拍

未來有什麼預期?

對我來說,小三美日不只是電商平台,更是一個讓台灣品牌被世界看見的橋樑。我希望在未來五年內,持續強化品牌力與內容力,讓消費者不只是來買東西,而是來感受生活的靈感。

這幾年我們持續深耕自有品牌的開發,也在供應鏈端投入更多資源,包含設計、品控、法規等。特別是現在台灣已經正式推動新的 PIF 政策(Product Information File,用來證明化妝品產品安全、合法,並具備上市販售資格的文件),我也因為自己有化工碩士的背景,進一步到台北醫學大學完成進修,取得合格的 PIF 簽署人員資格。這不僅是個人對專業的堅持,也代表我們對產品安全與國際法規接軌的重視。

我希望在這波政策轉型中,小三美日能扮演引領產業的角色,協助更多品牌順利完成出口準備,站穩在國際市場的腳步。

從數據化經營、品牌代理到 PIF 規範導入,我們希望不只是「跑得快」,而是跑得穩、帶得動更多人。最終的願景,是讓台灣的好商品,有一天能在全球都買得到,而且大家一看到就知道:這是「小三美日挑過的」。

我們也會持續投資在內容力與自媒體的經營,像是我現在經營的「三哥」短影音,就是希望用最貼近人的語言去說品牌故事、分享美的靈感。

最後,我們還有一個很深的願望,就是把這樣的通路力量與成功經驗,回饋給更多在地品牌、農業職人、小農廠商。因為我始終相信,真正永續的成長,不是自己走得快,而是能帶更多人一起前進。

「小三美日」Facebook粉絲團

如果我想創業但沒經驗,我該怎麼做?

「不用一次搞懂所有事,行動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」

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,也沒有人教我要怎麼經營電商,更沒有完整的行銷團隊、設計團隊、資料分析師。我是靠一筆一筆訂單累積出來的經驗、犯的錯、退的貨,才學會怎麼把一個品牌慢慢長大。

所以與其一直等「準備好」才開始,我會說: 「現在」就是最好的起點。 你只需要一支手機、一個想法,還有一點點勇氣,就可以踏出第一步。

創業最難的不是註冊公司、找資金或寫商業計畫書,而是:「你有沒有真的能賣出去的東西?
有人願意為你的產品或服務付錢嗎?」

所以我會建議,選一樣你有興趣、有機會拿到貨源、或是你自己會做的東西,不管是實體商品、二手選品,甚至你自己的技能,先試著放到拍賣網站、社團、蝦皮去賣。

你會從中學到非常多寶貴的事,包括:「客人會問什麼問題?哪些照片比較容易成交?成本怎麼抓才不會虧錢?訂單來了之後,出貨、對帳、客服怎麼處理?」

會想和剛創業的你說什麼?

「創業很重要,但你自己更重要。」

我當初剛創業的時候,什麼都自己來,從上架、出貨、客服、行銷、報稅,每個小環節都親力親為。那時候的我幾乎沒有在休息,熬夜、三餐不定,甚至也忽略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。現在回頭看,雖然我很感謝那時候的拚命,但如果可以重新選擇,我會希望自己更懂得分配時間,也更懂得信任團隊。

很多人以為創業的關鍵是資金、是策略、是人脈。但對我來說,真正的資本是你自己的身體和心態。你健康了,才有本錢繼續拼;你快樂了,才有餘裕去帶領團隊、感染顧客。創業是一條馬拉松,不是短跑。太多人一開始衝太快,反而沒辦法撐到後面。

有沒有在徵任何人才?

目前我們確實有在徵才,如果你對電商、美妝產業有熱情,非常歡迎加入小三美日的團隊!以下是目前兩個主要開放中的職缺:

【職缺一】彰化鹿港|門市店長(批發零售倉賣場)

工作內容:

條件要求

【職缺二】台中辦公室|直播業務主管(全職)

工作內容

條件要求

可以在哪裡聯絡你?

歡迎光顧我們的社群平台、官網:

> Facebook 粉專|小三美日
> Instagram|@s3.com.tw  
> 三哥個人 Instagram 粉絲專頁 
> 官方網站|www.s3.com.tw

如有合作、詢問商品或履歷投遞問題,請直接連絡信箱:service@s3.com.tw

也歡迎搜尋「小三美日」或「豐晨貿易股份有限公司」即可查看最新職缺~

你會喜歡的其他專訪......

免責聲明
本文雖以第一人稱視角撰寫,內容並非為當事人直接口述,部分可能經由「創業火苗」編輯團隊整理與修訂。我們旨在忠實呈現故事本質,並以清晰流暢的形式傳達予讀者。

網站所呈現的財務數據、營收金額及其他數值僅供參考,內容可能包含估算、預測或近似數據,並不代表實際財務報表。本網站不對數據的準確性負責,相關資訊僅作為一般性分享,並不構成任何財務、稅務、法律建議。讀者在解讀相關內容時,應自行判斷並進行進一步調查或諮詢專業人士。

特此說明,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。

訂閱電子報

我會不定時分享網站上最新的文章、創業點子、和我一路架設這個網站學到的事。如果想要第一時間知道這些消息,就在下方留下你的資訊吧~
創業點子
全新文章
創業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