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艾倫老闆

他自創手搖飲品牌,從零開始做出上班族靈魂飲料

啟動成本
NT $400萬
年營收
是否盈利?
NT $1200萬

簡單的介紹你&「果果迪」

Hey!你們好!我叫Allen,「果果迪特調水果茶飲」的創辦人,大家都叫我艾倫老闆。

「果果迪」是一間主打「新鮮水果 x 台灣好茶」的手搖飲品牌,創立於 2016 年。有九成以上的顧客都是上班族,我們也把自己定位為上班族的心靈綠洲。希望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中,喝到果果迪的飲品,能有種瞬間放鬆的感覺。

因此在產品設計上,我們也特別針對上班族的需求開發。像是「西西里檸檬美式」,就是我們為了提神醒腦而推出的經典飲品。那時候小七都還沒開賣這款商品,我們早在 2016 年就已經開始販售,年銷超過兩萬杯,到現在依然是果果迪最熱銷的招牌。

果果迪的另一個特色是「透明化的製作流程」。因為我們對用料很有信心,所以特別將備料區與點餐櫃檯設計在一起,讓客人可以零距離看到整個製作過程。這樣的設計,也讓我們夥伴與客人有更多互動的機會。

果果迪的 slogan 是:「用最新鮮,跟你勾勾迪。」

「果果迪」創辦人 艾倫老闆

是什麼契機讓你開始創業?

我大學念的是體育相關科系,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健身教練。當了幾年教練後,我開始想挑戰看看自己的能力,一直很想創業,或許也是受到家裡做生意的背景影響。

但健身產業的創業門檻不低,設備成本、場地租金都比較昂貴。後來我選擇從加盟手搖飲開始試水溫,也特別挑選了主打「新鮮水果」的品牌,因為我還是希望自己從事的產業,能與健康、生活品質有關。

當時做得還不錯,甚至做到全台百家加盟店的月業績第一或第二名。但也因為生意太好,每天要製作的杯數非常驚人。那段時間,我和夥伴幾乎是用機器人般的節奏在工作,飲料做得多、卻少了靈魂和溫度。

直到有一天早上,我打開家裡的窗簾,看著外頭豔陽高照的好天氣,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。腦中只浮現:今天又是做不完的飲料。那一刻,我突然意識到,應該是時候改變了。

2016 年,我決定結束六年的加盟經營,創立自己的品牌「果果迪」。

說實在的,我創業的初衷其實有點慚愧,因為最大的創業初衷是想要有合理的利潤,並且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給夥伴,再來才考慮到市場與客人。但儘管如此,我們依舊在市場定位與產品下了非常多的功夫。

因為當時食安問題層出不窮,我們希望透過「零距離」的調飲流程,讓顧客能清楚看到自己喝下肚的,是什麼樣的食材與製作過程。因為我們用的原物料本來就很實在,都是經得起檢驗的,當然要勇敢地呈現給客人看。

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像鐵板燒師傅現場料理一樣的點餐體驗。你站在櫃檯前,就能直接看到整個備料與製作流程。也因為這樣,讓我們與顧客之間多了很多互動和對話的機會。

「果果迪」這個名字的由來,也源自這樣的理念。我們希望客人常來坐坐,買杯飲料、聊聊心事,就像老朋友一樣「勾勾迪」在一起。

所以對我來說,創立果果迪的初心,其實就是兩件事: 一是打造安心透明的流程, 二是提供能真正打動人心的消費體驗。

創業初期做了什麼?籌備多少時間、資金?

創業的第一步,就是把我心目中理想店鋪的樣貌,一項項具體地寫下來。不論是店型、動線設計,從客人點餐、等待飲料,到離開店內的整個流程,我都盡量具象化。寫完之後,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店,只要發現有,就一定親自去消費、觀察、學習。

除了把全台灣類似的店都跑了一遍,我還專程飛到韓國、香港、美國去考察。像我們現在的招牌設計,就是參考了韓國某間我很喜歡的店。而室內裝潢的風格,則是受到香港元朗一間小而精緻的飲料店啟發。

從一開始的構思,到產品研發、參考考察,前前後後其實花了將近一年。不過這些都還只是「想法」,要真正把理想中的店落實出來,我認為還是得靠專業的品牌設計公司來協助統整。不只是視覺設計(CI)變得更一致、更能打動人心,也幫助我明確定調整體品牌的方向。

當品牌定位更清楚後,產品線與定價策略也慢慢到位,我也更能判斷這樣的店應該開在哪裡。像果果迪的定價屬於中高價位,產品項目也跟一般飲料店不同,有水果咖啡、水果奶昔、水果花茶等特色品項。綜合評估後,我決定把第一間店開在中山國中捷運站的出口。

這個捷運站的特色是:「只有一個出口」。所有人要搭捷運都會經過我們的店面。當時我其實很猶豫,因為租金遠超出我原本預算,但我後來轉念一想:我又不是什麼行銷高手,也沒有什麼宣傳資源,那就把這筆租金,當成廣告行銷費吧!不然一個從沒聽過的新品牌,誰會特地找你喝飲料?

最後,我硬著頭皮簽了下去。而事後也證明,大量人潮真的就是最直接的行銷方式。但代價就是創業初期的資金,要準備得更多。

原本以為只是租金貴一點,沒想到後面才是真正的挑戰開始。裝潢追加預算、原物料 OEM 的最低訂購量超乎想像、各項費用如雪片般飛來。資金完全爆掉。因為不想妥協品質,我最後只好賣掉房子換現金。

那時我才深刻體會到,現金流真的超級、超級重要。創業不能事事都靠感覺走,錢真的要花在刀口上。

另一個讓我燒掉很多預算的部分,就是產品研發。我對口味非常講究,面對成千上萬的廠商貨源,一般人可能試喝幾款就差不多定案,但我內心是一個對研發有熱情的人。不試到「那一杯」讓我滿意的,我就不會妥協。

我試喝每杯飲料,都不是只喝一口,而是整杯喝完,仔細感受耐喝度、回甘度,消費者能不能從頭喝到尾?各種糖度、冰量我也都反覆測試。結果果果迪還沒正式開幕,我就胖了10公斤(真的是職業傷害)。

產品研發階段光是測試成本就破了六位數,絕對不是誇張。但我覺得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,因為我知道,唯有自己認真喝過、調過、相信的東西,才有資格端給別人喝

「果果迪」店內實拍

果果迪」是如何正式營運的?

果果迪的正式營運,其實可以說是非常順利的。畢竟我本來就在飲料產業裡打滾多年,也累積了不少熟客。當時我一一通知這些老客人,告訴他們我即將自創品牌、會在哪裡繼續服務大家(這也再次證明,平常經營顧客資料庫真的非常重要)。

為了感謝他們,我特別寄出了 500 張「VIP 之夜」邀請函。當晚陸續來了大約 250 位熟客,每人可以免費兌換 4 杯飲品,光是當天晚上就送出了超過 1,000 杯!

雖然這場活動並未對外開放,但現場熱鬧的氣氛也吸引了不少路過的民眾好奇圍觀,大家紛紛想知道這間店到底在賣什麼。我們也把握這個機會,開始發送開幕傳單,順勢增加曝光。

在這波暖身活動後,我們經過一段試營運、微調流程後,才正式開幕。而為了讓「新客變熟客」,我也特別設計了三階段的回購活動。根據我們的數據分析,只要客人來消費三次以上,有超過 80% 的機率會成為穩定的熟客。

我知道很多人會說:開幕千萬不要做「買一送一」,會吸引一堆只圖便宜的客人。但我自己經營過,反而覺得如果你本身不是特別擅長行銷,買一送一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引流方式,讓整個社區能夠快速認識你

真正的關鍵,不是要不要做,而是怎麼做。

很多人會把優惠活動限縮在兩三個小時、或是限定前 50 杯、100 杯,但如果你的目標客群是上班族,他們根本沒時間來排隊搶優惠,自然無法參與。

我的做法是:活動要分階段進行,主要的買一送一活動當天不要限時,但可以限制「每人限購一組」,既能控管成本,又不會排擠掉真正的潛在熟客。

我認為,開幕活動的花費,就應該被當成行銷預算的一部分來看待。現在不花,等到品牌默默無名、人流稀少時才想補救,往往就太慢了。

是如何行銷「果果迪」的?

就像我一開始說的,當初創業時其實並不太懂行銷的方法。那時候我也曾天真地相信「酒香不怕巷子深」,但後來才發現,這句話不太適用在手搖飲這個產業。

手搖飲是一個非常吃「天氣」的行業。多數客人並不是有明確目的才來買飲料,而是走在路上、覺得天氣熱、想解渴,就順手來一杯。所以這種隨機性、臨時起意的消費行為,很仰賴門市的「曝光率」。

當時我選擇的方式,就是直接租下一個人流密集、曝光率高的店面,來當作最直接的行銷手段。當然,我們也有經營 IG、Facebook 等社群平台,但坦白說,一開始的操作都還是很初階。

隨著品牌逐漸邁入第 10 年,創始店也因為租約與房東因素,搬遷到新的地點。這幾年我們也觀察到,老客人依然穩定回購,但新客的流入卻明顯減少。

所以我們開始思考,除了品牌帳號之外,是否可以讓創辦人本人的社群也發揮力量?

於是,我開始更積極經營自己的 IG,希望透過創辦人的真實分享,讓更多人認識果果迪背後的理念與故事。這樣的內容,也更容易與人建立情感連結,進而帶動品牌被看見。

「果果迪」門市

創業以來營運的情形如何?

2016 年,果果迪剛創立時,不論是店型還是產品,在市場上都是一種全新的樣貌。也因為這樣的差異化,我們在初期的營業表現其實非常不錯。

一年多之後,我們開出了第二間門市,一樣選在捷運站附近,但這次的結果卻不如預期。可能是地點人口結構組成的問題,可能是店長夥伴的問題,也可能是產品定位的問題,但自創品牌的困難就是這樣,你幾乎無法判定到底哪一個方面出了問題,就只能不斷地試錯、 修正。那段時間,我甚至為了研發更小容量、降低客單價的飲品,又胖了好幾公斤,但努力過後仍無法解決根本問題。

我開始反思:是不是果果迪這樣的型態,其實只有創始店、甚至只有我自己,才能順利經營下去?

後來,疫情來了。對我來說,那反而是一個「停下來重新整理」的契機。我開始調整果果迪的品牌定位與產品設計,重新思考:「如果未來有更多店長想加入,他們要怎麼樣才能真的經營得下去?」

創始店的租約到期,房東將原本每月 14 萬的租金漲到 19 萬,我也決定搬離。這剛好是一個機會,讓我去嘗試不同的店型,看市場的接受度如何。

後來經過一連串的調整,我們將店面風格變得更貼近大家印象中的「手搖飲店」,產品價格也變得更親民。這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果果迪。

以前常有上班族客人跟我們說:「你們的飲料真的很好喝,但價格好貴啊,都是我們主管在喝的,我們只能偶爾犒賞自己。」聽到這樣的回饋,其實蠻震撼的。因為我們明明說自己是要成為「上班族的心靈綠洲」,那就代表價格也必須是讓他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買一杯的價格,才是真正的「綠洲」吧?

所幸這樣的調整效果很好,後來我們也順利展店,包括內湖西湖店等據點。

這段經歷帶給我一個很重要的反思:如果我們並沒有太多行銷資源或預算,與其把錢花在成效難追蹤的廣告上,不如把更多力氣花在「產品本身」。讓客人能用更實惠的價格,喝到品質不打折的飲品,才更有可能自發地推薦給身邊的人。畢竟行銷這種東西一般人要追蹤成效真的不容易,很容易覺得打水漂,那倒不如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做最大的努力!

未來有什麼預期?

未來我們會朝「輕店型」發展,不論是裝潢還是產品品項,都會更精簡。

現在手搖飲競爭激烈,獲利也比以前下降許多,如果開一間店還需要投入三、四百萬,回本時間勢必拉長。而我一直覺得,創業能否快回本,是很關鍵的一件事。

因此,我們持續調整軟裝與硬體設備,希望能降低整體投入門檻。讓有興趣加盟果果迪的夥伴,可以用更輕鬆的成本開始這份事業。

我們也準備好一套線上課程,讓培訓更有效率、也減少到現場受訓的時間與壓力。

簡單來說,就是用更輕巧、更簡便的方式,幫助對手搖飲創業有夢的小夫妻,實現自己的店舖夢想。

「果果迪」團隊

如果我也想開手搖飲店但沒經驗,我該怎麼做?

我覺得如果完全沒有創業經驗,但至少必須要有產業經驗,也就是可以先到手搖飲產業去打工或上班。

再來你有產業經驗後,我會建議先加盟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品牌。先學習著當老闆,畢竟要當老闆需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太多了,不是單純打工或上班就可以學到的。畢竟角色就是不一樣,老闆要學習跟員工相處,跟客人相處,學習危機處理,學習一些基本的商業知識與技能,甚至缺資金的時候想辦法跟政府跟銀行打交道。

而當這些真的都可以做得「很好」的時候,才有機會出來自己做品牌。如果你連加盟品牌業績都只做的一般般,我覺得要創立自己的品牌,可以說成功的機率是零。

像我當初除了在加盟品牌的業績是全台灣名列前茅,我也在該品牌開出了複數店,甚至也早就租過房租需要10幾萬的店,有了這些經驗的累積,自創品牌才可能有那麼一點點活下來的機會!

我覺得其實加盟飲料,算是當半個老闆。因為不論是行銷,產品,物流,總部都會幫你規劃得非常妥當。而當你自創品牌,就不只是單純把飲料做好這麼簡單,方方面面都需要學習,而且必須要有長時間抗戰的心理準備!

會想和剛創業的你說什麼?

其實我想跟自己說:「我真的很棒,勇敢跨出了舒適圈。

當然這之間還是踩了非常多的坑,如果真的有機會,我會跟當初的自己說:不要這麼完美主義,資源是有限的。尤其是錢,必須要花在刀口上,花在真正對生意有幫助的事情上,而不是為了要滿足自己的個人夢想,或者別人的眼光。

我其實很鼓勵每個人,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,都可以創業一次。因為創業可以讓你整個人生大跳級。最後就算是失敗了,轉身之後也有可能會是某間公司很優秀的部門主管,因為我們已經更懂得創業是多麼的艱難,公司要活下去是需要多少人背後的支持跟努力!

「果果迪」品牌形象

有沒有在徵任何人才?

門市目前都還有兼職的職缺,非常歡迎二度就業的媽媽,或者想打工的學生們,如果對水果手搖飲創業有興趣的人,也非常歡迎小夫妻加入果果迪,為自己的人生掌舵一次

可以在哪裡聯絡到你?

果果迪 門市資訊:

  • 敦北民生總店|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 65 號
  • 南京復興店|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335 巷 5-2 號
  • 內科西湖店|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 1 號

官方社群與聯絡方式:

你會喜歡的其他專訪......

免責聲明
本文雖以第一人稱視角撰寫,內容並非為當事人直接口述,部分可能經由「創業火苗」編輯團隊整理與修訂。我們旨在忠實呈現故事本質,並以清晰流暢的形式傳達予讀者。

網站所呈現的財務數據、營收金額及其他數值僅供參考,內容可能包含估算、預測或近似數據,並不代表實際財務報表。本網站不對數據的準確性負責,相關資訊僅作為一般性分享,並不構成任何財務、稅務、法律建議。讀者在解讀相關內容時,應自行判斷並進行進一步調查或諮詢專業人士。

特此說明,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。

訂閱電子報

我會不定時分享網站上最新的文章、創業點子、和我一路架設這個網站學到的事。如果想要第一時間知道這些消息,就在下方留下你的資訊吧~
創業點子
全新文章
創業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