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潘怡安 Cindy Pan

她從教職離職,現在正在打造 AI + Arduino 兒童互動課程

啟動成本
$0
年營收
是否盈利?
暫不公開

簡單介紹妳和「好奇學院」。

嗨,我是潘怡安(Cindy),「好奇學院 Curiosity Academy」的創辦人。

在台灣,我們的教育制度長期被「考試領導教學」綁架——孩子從國小開始就陷入反覆練習有制式答案的循環中,當「考高分」變成目標,孩子會漸漸的忘記「好奇心驅動探索知識的本能」,並逐漸在升學壓力下失去提問的勇氣,甚至開始害怕「犯錯」

於是,2024年6月,我決定離開被人稱為「鐵飯碗」的教育公職,打造一個「叛逆」的學習空間:「好奇學院」。這裡沒有選擇題的ABCD,只有「為什麼?」和「試試看!」。我們用 AI 和 Arduino 互動科技,帶孩子動手解決真實問題,讓學習不再只是死記硬背,而是一場充滿探索樂趣的冒險。

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天生的探索家。當主流教育還在用「多錯幾次就會了」懲罰犯錯,我們會說:「太棒了!這代表你找到一個行不通的方法。」比起考試排名,我們更重視孩子能否說出「我下次想試試看…」,在好奇學院,沒有一個學生會給出一樣的答案、做出相同的作品,因為我們引導孩子:

從提問開始學習:不給答案,而是問「為什麼會這樣?」「如果換個方法呢?」
讓創意自由發揮:用AI與科技降低門檻,自己動手解決真實問題
深化批判性思考:大量發表的練習,讓孩子把想法「說」出來

妳創業前的背景是什麼?

自15歲那年的暑假至偏鄉擔任課後輔導志工後,我就深深愛上了教學。

轉眼15年過去了,我順利在畢業那年以榜首考取鶯歌國中教職,同年擔任科技中心組長,回憶起我在學校任教的旅程,我仍然覺得美好得很不真實。辦了全市的科技競賽、統籌新北市教育市集活動、經營教育局社群媒體,到花蓮、苗栗、宜蘭、高雄參訪,到板橋、新莊、故宮設展,辦理與指導超過80場教師研習及學生營隊,內容涵蓋:木工製作、雷射切割、3D列印、銀黏土和金工等多樣課程。

原本曾擔心教職生涯會單調而死板,當了老師才知道,這竟然可以是一個這麼好玩的工作,永遠有新的東西可以學、有值得挑戰的事情可以參與,覺得疲憊時還會有貼心的學生給予動力。

是什麼契機讓您開始創業?

站在教育第一現場,我深刻的體會與感受到:在現存體制內的教育制度下,越來越多的學生逃學,對學習失去信心,不斷地在制度下被迫要與他人比成績、拼學經歷,但其實這些比較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,世界沒有所謂公平,大家都站在不同的基礎上,人本來可以在主觀的世界中找到平靜,卻在不存在的客觀思維裡不斷因比較而挫折。

我心中最理想的教育,是學生能找到自己的興趣、定義自己的目標與價值,所以我對於要幫學生打分數這件事真的很苦惱,我老是不知道要怎麼把這些過於主觀的數字,客觀地呈現在可能影響他們升學的表格中。

在帶社團的時候,得以做一些體制外的嘗試,看著學生依照自己的步調,完成他們想做的專題,我不需要給他們的作品打分數,他們也不用為了分數去迎合我的喜好。我們之間沒有明確的師生之分,也沒有誰授與誰,而是在每次課堂的交流中,彼此都有了新的啟發。這是我在這個崗位上最幸福的狀態,也是我想持續想追尋的目標。於是比起留守在這方我逐漸熟悉的講台上,我更想去看看世界,去學習、去經歷、去體驗,然後帶著這些養分再度回到我深愛的講台、給予學生更多元的視野。

隨著對體制內教育的反思越來越深,我做出了兩個「瘋狂的決定」:

1. 辭職衝英國:我毅然決然的離開了教育公職,前往英國攻讀行銷碩士學位、遊歷歐洲各國,擴展自己的視野。

2. 跳進外商當顧問:回國後,我到具有競爭力的外商公司擔任薪酬數據分析顧問,服務的客戶遍及美國、日本、澳洲、英國、印度等地。這段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學校教育與職場需求之間的巨大鴻溝,職場看重的是問題解決能力、創新思維以及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挑戰。

當我對教育改革的信念越發堅定時,一個關鍵的轉機出現了——我的好友、知名創客YouTuber黃信惠老師邀請我擔任他的課程助教。這個機會讓我親身參與了他推動的創新教育實踐,不僅讓我看到教育理想的具體樣貌,更見證了這種模式在市場上的潛力。

我在外商公司工作的期間,我利用週末擔任黃老師的助教,到訪台北、桃園、新竹、台中等地,執行超過15場次的課程,這段歷程讓我實際驗證了「一人公司」運作模式的可行性,並成為後來創業時的珍貴養分。

從公立學校教師到海外留學,再到外商顧問的多元歷練,加上這半年在第一線教學現場的洗禮,這些經驗層層堆疊,最終凝聚成創辦好奇學院的決心與能量。我決定以黃老師已經市場驗證成功的「Arduino創意課程」作為起點,逐步發展出更多元的創新課程體系。

創業初期做了什麼?籌備多少時間、資金?

創業初期投入的資金極為有限,可以說是零資金啟動,沒有任何投資者,完全靠個人積蓄與時間投入。

為了節省開銷,我選擇租用共享空間作為教室,課桌椅也是自己一張張搬進來的。教具則透過外部廠商協力處理,盡量壓低成本。整體營運上,我大量依賴線上工具:設計圖文靠 Canva、網站用 Wix 架設、學生資料整理放在 Google Sheets、金流串接用 ECPay,跟家長溝通則是透過 Line 官方帳號。這些都是我一人公司時期,撐起整個教學與行銷系統的關鍵工具。

是如何正式營運、找到第一客戶?

初期最大的挑戰是知名度不足與招生困難,也會出現只有一兩位學生報名的情況,但我沒有放棄,起初我以 Facebook 為主要曝光平台,過去在教育界的工作經歷與人脈成為很大的助力,不少朋友協助我推廣粉專與活動內容,幫助我達到第一波流量。

接著,我舉辦了線下的實體體驗活動,讓家長能夠帶著孩子實際參與,從零開始學習 Arduino 編寫程式讓 LED 燈閃爍,讓家長直接看到孩子的學習成果,也讓學生體驗到動手創作的成就感。

這些體驗活動逐漸提升了家長對課程的信任度,也成為我找到第一批客戶的關鍵。

早期的學員幾乎都是從體驗活動中轉換而來,家長在現場觀察孩子的反應後,更加了解我們的課程理念與價值,進而選擇報名參加正式課程,為好奇學院建立了第一波穩定的學員基礎。

最初怎麼定價的?

在課程定價策略上,我經歷了一段相當關鍵的思考過程。

我清楚認知到我們課程的獨特價值:相較於市面上大多數制式化的機器人、自走車等固定框架課程,好奇學院的核心優勢在於引導學生從真實生活問題出發,自主設計專題作品。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充足的教學經驗,以及深厚的引導功力,

基於這樣的課程特色,我制定了階段性的定價策略:

【市場推廣期】約1~2年
▸ 維持與市場行情相當的每小時350-400元收費
▸ 採小班制教學(6-8人)
▸ 重點讓家長實際體驗「課程價值>價格」的差異化優勢

【長期發展規劃】 預計2~3年後
▸ 建立師資培訓系統,招募理念相同的教學夥伴
▸ 逐步擴增班級規模至10-12人
▸ 開發進階課程與專屬教具套組
▸ 目標提升20-30%的課程溢價能力

這樣的定價策略既能確保初期市場接受度,同時為未來的價值提升預留空間,我想透過優質課程建立口碑,讓家長親眼見證孩子從「跟著做」到「自己想」的成長轉變。

請問您是如何推廣您的產品/服務的?

關於推廣好奇學院的方式,我主要從三個面向著手:

『網路行銷』

我發起了「怡安老師的100個小專題」計劃,製作一系列短影音來展示Arduino的實際應用。這些影片以孩子們熟悉的卡通、動漫為主題,設計容易理解的互動裝置教學內容,成功引起許多家長和學生的興趣。隨著Threads的崛起,我也開始調整行銷策略,拍攝一些更具日常感的 Vlog 風格短影音,記錄作為老師的日常工作與創業點滴,這樣的內容更能讓觀眾感受到真實與親近,並且進一步提升品牌曝光度。

『實體活動』

除了線上行銷,我也舉辦了多場線下實體體驗活動,讓學生實際動手操作,家長也能親眼見證課程價值,以及到Maker Faire擺攤增加曝光度。此外,從今年(2025)1月開始,我推出了每月一次的繪畫聚會,擴展好奇學院的服務面向,增加不同TA族群,吸引對藝術與設計感興趣的家長與學生參與。

『口碑行銷

在這將近一年的創業歷程中,我發現口碑行銷才是最有效的行銷方式。但這並非一蹴可及,需要專注於提供優質的教學內容、細心照顧每位學生的學習需求,當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並主動推薦給其他家庭,這種真實的見證效果,遠比任何廣告都來得有效。

長期來看,我希望能夠通過創新的課程設計、豐富的學生作品集,以及更多元化的線上和線下活動來吸引更多的學員,並讓更多家庭認識到好奇學院在創新教育領域中的價值。

創業以來營運的情形如何?

目前好奇學院仍維持一人營運模式,尚未正式登記公司,所有業務都由我親自處理。

好奇學院目前主要提供三項服務:AI 與 Arduino 互動課程、創意教育教師研習工作坊,以及學生營隊活動。我們的客戶以學生和家長為主(B2C),同時也積極與學校、基金會、補習班及才藝班合作(B2B),藉此提升品牌能見度並拓展業務管道。

關於財務狀況,目前收入來源主要包括課程學費、學校及基金會的教師研習與學生營隊等項目,其中最大的支出項目是教室租金,約佔總支出的60%。

未來有什麼預期?計畫如何擴展規模?

短期目標(1-3年):我將持續擴展課程規模,吸引更多學生參與,並進一步提高學習體驗。我希望能夠透過口碑與家長推薦,讓好奇學院在教育市場中逐步獲得更多的曝光。

中期目標(3-5年):我計劃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課程體系,除了程式設計外,還將涵蓋藝術、運動、表達力等其他領域,幫助學生全方位發展。

長期目標(5年以上):我希望能夠在全台開設更多分校,並持續改進課程內容,成為台灣最大的創新教育機構,推動教育變革。

如果我也想創業但沒有經驗,我該怎麼做?

可以先想辦法進入到你感興趣的領域中,用最輕量、成本最低的方式去實際參與、觀察和體驗。

比如直接到相關單位當工讀生,親身去感受該行業的工作內容、型態、以及評估市場是否真的有這個需求,進而去釐清自己創業的想法是不是可行,以及市場是否能接受你的價值觀和服務。這會幫助你在正式投入前,更有信心,也更了解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。

會想和剛創業的妳說什麼?

如果時光能倒流,我會對當初那個忐忑不安的自己說:追夢的人最酷了,我真的很崇拜你!不管過程多麼艱難,請相信自己,堅持下去。

沒有白走的路,也沒有白受的傷,過去所積累的經驗,無論是痛苦還是挑戰,都是未來成長所必需的養分,所以不用追求一步登天,而是一步一腳印,從小山丘開始,慢慢往上爬、欣賞沿途風景,期待有一天,可以看到夢想開花結果,讓好奇學院成為為台灣無數的孩子們帶來自信與快樂的學習淨土。

有沒有在徵任何人才?

我非常期待能找到理念相同、對教育充滿熱情的夥伴,共同加入並壯大這個團隊。

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能夠實現創新教育理念的學校,這不僅是為了孩子們,也是在為所有教育者提供更好的學習與合作機會。

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理想與熱情,並且希望一起打造一個更有創意的教育平台,隨時歡迎聯繫我,我們非常希望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。

可以在哪裡聯絡到妳?

好奇學院官網
官方LINE
Facebook專頁

你會喜歡的其他專訪......

免責聲明
本文雖以第一人稱視角撰寫,內容並非為當事人直接口述,部分可能經由「創業火苗」編輯團隊整理與修訂。我們旨在忠實呈現故事本質,並以清晰流暢的形式傳達予讀者。

網站所呈現的財務數據、營收金額及其他數值僅供參考,內容可能包含估算、預測或近似數據,並不代表實際財務報表。本網站不對數據的準確性負責,相關資訊僅作為一般性分享,並不構成任何財務、稅務、法律建議。讀者在解讀相關內容時,應自行判斷並進行進一步調查或諮詢專業人士。

特此說明,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。

訂閱電子報

我會不定時分享網站上最新的文章、創業點子、和我一路架設這個網站學到的事。如果想要第一時間知道這些消息,就在下方留下你的資訊吧~
創業點子
全新文章
創業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