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單介紹你們和「煦願軒」
大家好,我是 Cherry!我和我的先生 Roger 一同創辦了「煦願軒滴雞精」,在這個事業中,我主要負責行銷事務,而 Roger 則專注於產品開發與製程。
我們的品牌「煦願軒」於2020年成立,至今已有一些產品線,包括滴雞精、滴牛精,以及延伸的無添加湯品。我們希望這些產品能夠幫助到備孕、孕婦、產後媽媽、孩童成長、銀髮族和上班族等不同的族群,讓大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輕鬆補養身體,吃得健康,也吃得更安心。
我們的滴雞精和滴牛精,選用了傳統的古法陶甕萃取方式,並且全程不添加任何人工成分。雖然這樣的製作過程較為繁瑣,也耗時費工,但我們相信,這樣的工法能夠更好地保留肉品的天然香氣與營養,讓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份熬煮後的甘甜。
從創業的第一天起,我們就堅持要做出「連自己家人都能安心每天喝的產品」。因為我們深知,作為食品,對每一個製程的把關都至關重要。所以,我們對每一個環節都非常謹慎,確保能夠提供最安全、最健康的產品。
從肉源到最終的製程,我們都確保每個過程符合國家認證的產銷履歷,並與 ISO 認證的工廠合作。至於包裝,我們選用了高溫蒸煮袋,並且與有原料證明的廠商合作,這樣才能確保加熱過程中不會有任何食安疑慮。
儘管這樣一來製作成本較高,我們相信,只有通過這些層層把關,才能真正消除大家的食安顧慮,提供大家最放心的產品。
至今,「煦願軒」已經走過了四年多的時間。在這段時間裡,我們學到了很多,也逐漸相信,製作高品質的產品和品牌盈利是可以並行的,我們年營收目前穩定在七位數的範圍,這一切的成長,都是要感謝每一位顧客的支持與信任。

是什麼契機讓你們開始創業?
其實,我是教師背景,但是從大學時期我就有開始接觸活動主持的工作,發現我對於行銷工作更嚮往。所以在準備教甄的空檔,我也開始接觸行銷相關的工作,結果一腳踏入就做了 13 年。這些年,我曾經待過美妝、科技業、服飾品牌,負責過大大小小品牌的行銷與公關。
Roger 的工作經歷就更為多元了。他當初是讀經濟和數學的,所以創業前,他主要是在外商公司做金融分析。不過,他也有當過老師,後來還做過像「LVMH」、「Aston Martin」這些高端品牌的市場行銷工作。
真正有創業的念頭,是在我和 Roger 結婚後懷孕的時候。那時為了補身體,Roger 幫我買了很多雞精,但我喝完後覺得實在不太適口,就把不少雞精擱置一旁。Roger 看到後,自己也喝了一口,結果跟我一樣覺得不好入口。對美食熱愛的他,決定回家自己試著做看看。
因為 Roger 從小就對美食有濃厚興趣,常常自己在家做菜,他第一個想到的,就是把滴雞精的製作方式用法式澄清湯的概念來處理。法式澄清湯是長時間低溫烹煮,把食材的鮮味和營養鎖在湯裡的做法。所以,他聯想到傳統的陶甕烹飪方法,因為陶甕導熱慢、溫度穩定,結果真的做出了更符合我們口味的滴雞精。
當時,Roger 也在投資一家日式料理餐廳,負責原物料採購,經常參加食品展,甚至親自到產地挑選食材。有一天,他在食品展上,巧遇一位用陶甕製作滴雞精的廠商,於是和廠商接洽後,拿了樣品回家,結果我們一喝,發現真的好喝。
那時候,我們剛有了小孩,也在疫情嚴峻之時,想開始想為自己和家庭的未來做些改變。於是,Roger 毅然決然地告訴我,他想跟這家工廠合作,創立一個滴雞精品牌,並希望我負責品牌行銷。
就這樣,我們開啟了夫妻共同創業的旅程。

創業初期做了什麼?怎麼開發「煦願軒」產品?
產品的開發主要由 Roger 負責。
我們開始開發滴雞精時,整個過程主要分為四個步驟:買斷雞肉、工廠生產、包裝設計、和產品的送驗。每一款產品的啟動資金大約是 100 萬新台幣,這筆資金集中在這些環節。我們最初開發了三款產品。
買斷雞肉
買斷雞肉是非常關鍵的一步,這樣我們能從源頭掌控品質。起初,Roger 聯繫了多家雞場,嘗試了不同的雞種,最後選擇了台灣紅羽土公雞。根據學術研究和各種文獻,這種雞不僅育成率高、肉質優良,脂肪含量低,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非常適合我們製作的需求。
由於我們從一開始就希望產品具有產銷履歷,透過農業部的介紹,我們找到了一家符合標準的雞場。這些雞場擁有國家認證,雖然成本較高,但我們與他們簽訂了「契作」的協議。有了契作,合作的雞場就會根據我們的需求量進行生產,這樣可以保障品質,也讓成本控制得更有效。
工廠生產
一開始我們合作的廠商規模並不大,他們其實是一家以良心經營的自家工廠,主要為左鄰右舍製造滴雞精。因此,我們一開始也以「契作」的方式來證明我們真心想和他們合作。只要有訂單進來,就能確保穩定的雞源,這樣廠商就能夠按計劃生產更多的滴雞精。
我們非常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支持,從最初的小型工廠,到後來購地擴建成更大的工廠。隨著規模擴大,廠長也向政府申請補助,成功獲得了「HACCP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」與「ISO 國際標準食品安全」的認證,這些都為品牌提供了額外的保障。
產品包裝
產品包裝的部分我們也做了不少功課。
市面上不少滴雞精產品,有些會有塑料味,這其實是因為包裝的耐熱性不足所造成的。很多品牌使用的包裝材料是普通耐熱的鋁箔包,雖然雞精加熱時的溫度不會超過100度,但在生產過程中,使用高溫滅菌時(大約 121°C 的環境下加熱6分鐘),包裝材料的耐熱極限就會被突破。
因此,我們選擇了耐熱性更高的包裝材料,能夠承受高達 135°C 的高溫。這不僅保障了食品安全,也有效避免了異味問題。當時,我們在挑選包材廠商時,非常重視他們是否能提供原料來源的品質保證,最終我們選擇了這些口碑良好的廠商來合作。
產品的送驗
產品生產完成後,我們會送往「SGS」進行檢驗,確保產品的食品安全及營養成分都符合標準、標示清楚。

是如何正式營運的、找到您的第一客戶?
在 Roger 負責產品開發的同時,我也在負責品牌的行銷。
從官網到包裝設計,所有的工作幾乎都是我從零開始做的。雖然我有行銷經驗,但過去作為主管,主要是負責分派工作給團隊,而現在創業一切都要自己來,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我自己邊學邊做的。不懂的地方就上網查,或者請教有經驗的人。
記得在官網正式上線的那一天,我緊張到手都開始發抖,心裡在想會不會真的有人買我們的產品。
第一批的客戶是我們的親朋好友,有些自己買,有些則是拿去送人,真的很感謝他們在創業初期的全力支持。
網站上架後的一兩個月,我在後台看到了不認識的名字,這時才發現,真的有人開始在買我們的產品了。

是如何行銷「煦願軒」?
最初,我們除了依靠自己架設的官網平台,也依靠我過往的專業背景自行發送新聞稿,並在各大線上平台建立社群,讓更多人開始認識我們。
在線下方面,我們舉辦了不少試吃會、體驗活動、和講座,這些活動結合線上和線下的宣傳方式,讓更多人能親自體驗並了解我們的產品。
起初,我們主要依靠低成本的口碑行銷來推廣產品,也要感謝周圍親朋好友的支持。很多人選擇購買我們的產品送禮,這樣也讓更多消費者了解我們的品牌。隨著時間推移,這些初期的客戶不僅成為我們的回購客戶,還經由口碑介紹,成為穩定的會員。
因此,我們特別注重客戶的回購率,並透過優惠折扣來吸引老客戶繼續購買,進而逐步建立穩定的消費群體。
在創業初期,我們並沒有大量投入廣告預算。因為當時的線上通路並不多,即便消費者看到廣告,也未必能順利搜尋到我們的產品,而且網路上還缺乏足夠的使用者評價。因此,我們選擇等到兩年後,當線上通路逐漸成熟後,再開始在 Google 和 Meta 等平台進行廣告投放。

目前什麼行銷模式最有用?
除了有了更完善的通路,另一大推手就是「團購」。我近年來合作過不少優秀的團購主,發現他們的擴散力真的非常強,能夠迅速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我們的產品,幫我們打開更多的市場。
這些團購主擁有非常專業的社群經營能力,無論是通過 Facebook、LINE 群組還是其他平台,他們都能夠快速吸引大量的消費者關注。
所以,我們開始將重心放在與 KOC(Key Opinion Consumer,關鍵意見消費者)的合作上。KOC 不同於傳統的 KOL(Key Opinion Leader,關鍵意見領袖),他們通常是具有高信任度和影響力的普通消費者。這些消費者雖然不像 KOL 那樣擁有數百萬的粉絲,但他們在小圈子內的影響力更為深遠。這些 KOC 能夠直接影響身邊的親朋好友購買決策,對我們來說,他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推廣資源。
透過與 KOC 的合作,我們能夠在更加真實和具親和力的社群中,分享我們的品牌故事和產品優勢,這樣的行銷方式對於建立品牌信任和增加顧客黏著度非常有效。

「煦願軒」有在哪些通路販售?當初是怎麼接洽的?
目前,「煦願軒」的產品基本上已經涵蓋了大部分的主要網路通路,像是「momo」、「博客來」、「Pinkoi」和「大樹藥局」等,都能夠買得到我們的產品。而在線下,我們也有在「誠品」和「桃園機場」 的實體店面銷售,讓消費者能夠實際走進店裡感受和購買我們的產品。
在與這些通路洽談合作時,我們相當謹慎,因為每個平台的消費者群體和購買習慣都不太一樣。
舉例來說,momo 是一個適合銷售較高單價商品的平台;而大樹藥局的消費者通常比較注重健康議題,他們對於像我們這樣有營養價值的產品需求更大;誠品的顧客則偏好有故事和理念的品牌,他們更青睞具有文化或背景故事的小型品牌。這些都是我們選擇通路時的重要考量。
至於如何接洽,基本上我們是主動出擊的。
每當想進入某個平台,我們會主動聯繫平台的採購,並與他們預約開會。在會議中,我們會向他們詳細介紹我們的品牌理念、產品特點以及製程。
因為我們的產品和市場上的滴雞精有所區隔,從原料到製成都是較高的規格,所以大多數通路在了解後,都很樂意上架我們的產品。
創業以來營運的情形如何?
我們的成本一直以來主要運用在製造產品,特別是滴雞精和滴牛精這類產品,週轉金需求非常高。從簽訂契作開始,雞場就會開始養雞,而到雞成熟、製作完成、直到消費者下單,這一系列流程都需要時間,所以有時會遇到週轉金不足的情況。
那時,我們決定將房子抵押,向銀行借貸,為下一批生產籌措資金。這個決定其實是在我們創業計劃中已經有了預見,因為我們有清楚的規劃,相信只要專注在我們對產品的把關,有越來越多人認同我們的理念,自然就會有訂單,資金問題也會迎刃而解。
在產品開發方面,最初我們的包裝設計比較簡單,隨著品牌逐漸發展,我們開始將包裝設計交給專業的行銷公司處理,提升整體品牌形象。
此外,我們也不斷拓展產品線,讓保健的概念走入日常,所以我們開發了 無添加的常溫雞湯,突破市面上的雞湯規格,要做到常溫,有內料(大雞腿,香菇,干貝)同時又要做到完全無添加調味劑(包含食鹽在內),做了無數次的打樣,目的就是要讓大家在生活上有好吃同時更安心純粹的選擇。
也因為我們聽取了消費者對於送禮需求的反饋,我們選擇與「六悅佳居」職人陶器品牌合作,推出與我們的小茶杯禮盒組,這樣不僅提升了產品的質感,也符合我們的品牌理念,避免了過度包裝的浪費。

怎麼發展到新的「無添加」簡餐餐廳?
我們發現到,很多消費者是在身體出狀況時才開始接觸我們的產品,但我們始終相信,這類健康食品,其實應該成為日常中能夠輕鬆食用的預防性飲食。隨著大家對食物與健康的意識逐漸提升,我們認為如果能將這種理念延伸到餐飲業,將能幫助更多人以更簡單的方式維持健康。
於是,在2024年,我們創立了「Fuwa 芙蘊小食料理」,這是一家專注於「無添加」的簡餐餐廳,將我們對食材、製程的堅持帶進日常餐飲中。我們希望讓更多人能夠在平日裡,也能輕鬆地吃到天然、無添加的健康食品。
不過,我們並不僅限於餐廳。為了讓那些無法親自到店裡的客人也能享受我們的健康料理,我們在 煦願軒 的品牌下也推出了「無添加」湯品,讓消費者可以在家輕鬆享用和店內一樣的高品質湯品,繼續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。

未來有什麼預期?
首先,我們會繼續努力推動品牌的成長,並計劃將我們的產品拓展到海外市場,目前我們已經開始積極洽談美國、香港、澳門、日本、新加坡、澳洲等地的合作,這不僅是對品牌的挑戰,也是為了讓更多國際消費者體驗到我們的產品。
另外,我們也在積極策劃推出新的品牌與產品線。由於不少消費者是素食者,無法享用我們目前的肉類產品,為了讓更多人都能享有健康的選擇,我們計劃在2026年推出一個植物性品牌,專門針對素食和植物飲品市場,滿足現代人對健康飲品的需求。

如果我想創業但沒經驗,我該怎麼做?
創業前,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做好充分的準備與規劃,尤其是要有明確的商業計劃。因為如果現在的你沒有資金,有明確的商業計畫就是你募資最好的工具。在初期有了完整的計畫後也可以做一些小規模的測試,確定自己的計畫是在正確的軌道上。
同時,人際關係和溝通合作態度也相當關鍵。創業過程中會與很多廠商、夥伴打交道,這些關係的建立和維護需要長時間的信任,而這些信任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。
此外,創業要特別注意變通和彈性,尤其是早期還在抓市場定位的時候。
舉個例子,我們一開始在行銷時,會很著重向消費者解釋我們產品的很多項特點。但是,透過幾次試吃會後,我們發現其實消費者真正關心的,可能只是其中一點。
這讓我們意識到,行銷上必須靈活應變,根據消費者的反應和需求調整策略。與其堅持自己認為最重要的特點,不如強調消費者最看重的部分,也讓行銷與廣告能更貼近消費者心聲。
總結來說,創業的過程中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,所以最重要的就是:「保持一顆樂於學習的心。」

如果時光可以倒流,會想和剛創業的自己說什麼?
Roger:
我會感謝當時的自己,雖然那時候可能覺得非常艱難,但這些挑戰讓我成長了很多。同時,也要提醒自己,對昨天的自己要有反思,不斷進行自我提升,學會從失敗中學習,這樣才會一步步邁向成功。

Cherry:
我會告訴自己要保持彈性、持續學習,因為創業的過程中,必須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知識,同時不斷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。還要記得具備強大的執行力、行銷能力與業務能力,這三者的綜合實力是必須自己完成的。
我也會提醒自己,真的不要輕易嘗試與夫妻創業,因為身分的重疊我和 Roger 花了不少時間在磨合。還是建議大家如果要合夥的話,先和夥伴從小規模開始,試試水溫,再逐步擴大。

有沒有在徵任何人才?
我們現在正在找一位助理,如果你也和我們的理念相符,想和我們一起成長,歡迎你聯絡我們!
可以在哪裡聯絡到你們?
▶「煦願軒」官方 Instagram
▶「Fuwa 芙蘊小食料理」官方 Instagram
在 Instagram 查看此個人檔案Cherry Wang(@checheloveuuu)• Instagram 相片與影片